都说在北京过春节不逛庙会,就像大年夜不吃饺子、到北京旅游不爬八达岭长城不去天安门广场一样,实在是说不过去。再说现如今过年的味儿越来越淡,要是还像过去老是宅在屋里,那更不好玩了,必须走出去,放放鞭炮、烟花(好在现在国家又允许了)、逛逛庙会,就算有点过年的意思了。
我虽说第一次来北京是在20年前,在这里上了4年学之后,返南方工作了7年,10年前又回了北京,可要说真正在北京过年,那今年还是头一遭。为了把年过得更像回事,为了日子更充实、快乐点,我这几天连逛了北京最著名的五大庙会,感觉真是不错,这里把自己的见闻、感受写下来,并补充一些相关资料,与朋友们分享。
庙会在南方人看来有些稀奇、陌生,其实也没那么神秘,它有点像全国各地的农村集市,在南方叫赶集、赶场,更南的地方又叫赶墟、赶闹子,只不过庙会主要是在北方,在春节,尤其是历来喜欢集中于有寺庙道观、古代建筑之地(据专家说,既有怀古的成分,还有宗教的成分),这大概就是“庙会”一名的由来。无非是大家集中找个时间、找个地点,一起去玩,去看热闹,去购物,去欣赏各种文娱节目,去吃各种小吃美食,简直是琳琅满目、包罗万象。北京作为中国京城、四大古都之首、北方历史和文化的主要代表之所在,其庙会的数量尤其繁多、内容尤其丰富。这些年北京的庙会水平、层次都在迅速提高,除了解决物质需要,还要解决精神需要,即除了美食小吃、购买物品以外,文化的味道越来越浓,各种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的项目和节目的展示越来越多。
过去北京一直流传有八大庙会的说法,这些年又增加了许多新地方、新名堂,那就更多了,且都冠以“庙会”的名义。老北京庙会,最先兴起于西城之护国寺、东城之隆福寺,现在这两地已经沉寂了,另外主要有地坛、龙潭、厂甸琉璃厂、前门、莲花池,这五大庙会我都去过了;其他还有朝阳公园(洋味十足,各国节目,异国风情;K歌打擂台;冰雪大世界)、北海公园(春节游园;冰上活动;水上活动)、大观园(红楼梦主题;元妃省亲表演有创新;数字馆;皮影戏)、圆明园(“皇帝”当导游;冰上活动)、欢乐谷(京味和洋味相结合;大规模巡游;戏曲表演)、龙泉寺(祈福迎新法会;花会表演)、房山长阳镇冰雪迎春庙会;以及香山、红螺寺、颐和园、圣泉寺、恭王府、东岳庙、石景山游乐园、雍和宫……好几十个地方。其具体节目、地点、时间、交通、门票等,网上可以找到详细介绍,这里不多说。
地坛公园离我的住处很近,所以去得最多、逛庙会时间最长了。地坛其实不光有庙会,每年的几次书市,还有鲜花展览,还有商贸活动、产品展销会,还有每天清早的晨练,还有皇家祭祀大地的仪式,还有作家史铁生与地坛的故事,都值得说一说。其实地坛因为地盘大,可容纳的人多、参加的人多,已经成了这几年北京诸大庙会里规模最大的一个,短短8天时间可接待游人百万人次,与哈尔滨冰灯节、自贡灯会、潍坊风筝节并称为中国四大群众文化活动。该庙会还是京城恢复最早的庙会,始于1985年,至今已举办25届,被誉为现代的《清明上河图》和中国的狂欢节。春节逛地坛庙会是京城老百姓沿袭多年的习俗。地坛庙会以地道民俗、传统民间特色闻名于北京乃至全国。这里是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云集之地,各种精彩的民间文艺络绎登台。仿大清祭地文化表演是其独有的保留节目,从大年廿九到正月初七,每天上午10点整都会准时在方泽坛上演。还有什刹海“嘻笑堂相声会馆”表演的单口相声、对口相声;北京“宝三艺术团”展示的正宗天桥绝活;“吉舞祥歌”、“七彩云南”等演出;东门附近的7台花会演出。各种美食小吃、孩子们喜欢的小玩意……应有尽有,令人眼花缭乱。
龙潭湖公园的庙会至今已举办30余届,名闻遐迩。前天我们一家人用了一整天来逛它,绕湖走了一大圈。“小龙”之年来“龙”潭公园逛庙会,确实是气息十足。此处庙会以体育健身为传统特色项目,可观看由专业选手带来的摔跤、柔道、跆拳道、散打等精彩表演,体育明星还现场与游人过招。多名棋界国手亲临庙会,与游客开展围棋、国际象棋比赛及车轮战表演。花会表演是重头戏,朝鲜族象帽舞、辽宁抚顺秧歌、盖州高跷、河北龙狮舞等使人感受到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。这里还开展雪山冲浪、雪雕观赏、戏雪天地、雪橇乐园、雪上农场、雪地真人CS等各种形式的冰雪文化主题活动。当然还有各种美食小吃、工艺产品。在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站东南出口开通庙会免费班车。公园还在每个门区设有“一卡通”入园通道。
厂甸庙会是北京历史上8大庙会中规模最大、最负盛名的一个,已有400余年的历史。从前年开始它还有了分会场,即传统场地南新华街和新会场陶然亭公园。它因为是在琉璃厂文化街举办,文化味自然是最浓的,包括书画展览和销售、名家现场表演、专家鉴宝、艺术讲座和座谈等。咱这自命为“文化人”的小卒子,也未免要去参与参与了。此外,几百年以来,厂甸庙会一直以平民性强、民俗味浓的姿态出现。在老北京人的心目中,该庙会实质是一个“逛”字,人人都爱“逛”,人人都“逛”得起。这也是它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之一。
前门一带是初一偶尔经过,当然平时也去得很多。这里正举办台湾庙会,不但可以选购牛轧糖、凤梨酥、琉璃饰品等台湾特产,还可边欣赏“电音三太子”的舞蹈边品尝超大鸡排、大肠包小肠、牛肉面、卤肉饭等台湾小吃。与北京的庙会不同的是,台湾庙会沿街的花车基本上都是下午3点左右才“出摊”。大江胡同、南晓顺胡同等处还设立了花车和棚屋,台湾文创产品、生活用品以及节庆旅游纪念品等现场展卖,木偶戏很有特色。阿里山广场的“淘宝馆”里还有众多创意产品,如“宇宙鱼”、“海洋灯”、仿真“小盆栽”等。台湾美学生活馆里还有旋转木马咖啡杯、爱丽丝咖啡杯等产品。该庙会将一直持续到2月底。大栅栏一带还有小孩子喜欢的古老的“拉洋片”节目、冰糖葫芦、吹糖人等。
莲花池庙会也是前几天去北京西客站接家人时,顺便到那看了看、逛了逛。该公园与北京民俗学会合作,搞了许多经典节目,让人感受到老北京的传统过年习俗:在五显财神像前举行祭祀仪式;幡鼓齐动13档民间花会表演;撂地相声及丰富的传统小吃;此外还展出了100余幅《PEKING1920 老北京典藏老照片展》。
评论